潮新闻客户端
2025年一开年,吉利、比亚迪、长安、奇瑞等多家车企推出智能驾驶辅助功能,搭载在全新的车型上。
智驾功能选择这么多,孰优孰劣?消费者该如何选择?新一线城市头部汽车媒体联盟的主编带来最新解读。
图源:视觉中国
大河报·豫视频汽车事业部副总监解元利认为,车企都在卷智驾,都说自己的技术已经独步江湖,出了事故厂家是否敢承担责任呢?技术领先固然重要,对于消费者安全的承诺负责,才是检验厂家诚意和担当的试金石。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汽车融媒部主任吴海云认为,智驾之战,消费者没疯,车企已经疯了。但厂家疯狂输出,消费者却很理性。某些车企正处于新老款车型交替阶段,老款不带智驾的车型便宜二万到十万元不止,消费者都抢疯了。在智驾和低价之间,很多人选择了后者。
展开剩余42%封面新闻汽车事业部主编李继龙认为,当前车企热炒的零接管、FSD等概念,本质上仍是辅助驾驶。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。正如哪吒所说,我命由我不由“它”。
潮新闻·钱江晚报汽车部主任赵瑛认为,汽车行业进入了全民智驾时代,需要提醒的是,智能驾驶技术不仅和智驾系统相关,还和整车的电子电器架构、机械架构、底盘、座舱、车身等密切相关。所以,如果一个车企在这些方面存在短板,却突然宣布成为了智驾系统的领先者,消费者可要擦亮眼睛了。
扬子晚报·紫牛新闻汽车产经部主任高南佳认为,从价格战到智驾战,汽车行业既热火朝天,又水深火热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也是检验智驾的唯一标准。车企要拿出成熟的产品奉献给市场,真正的技术进步是造福人类,守住安全的底线是车企的职责。
你觉得呢?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发布于:浙江省